恭祝大家身體健康,一本萬利

阿媽這角色,說來容易做時難,偏偏這世界上每分每秒都有人投身去做這個吃力而不討好的­角色。《阿媽》是獨立記者陳曉蕾繼《有米》和《好味》後的第三本人物專訪書,訪問對象是她「­敢寫而唔敢做」的阿媽。書中記錄咗三十八位受訪者談媽媽的故事,當中既有知名人士,亦­有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但共通點是這三十八人都有一個精彩而有個性的媽媽。

你不能選擇誰人作自己的媽媽,但你可以選擇當個怎樣的媽媽!記得和預備生小孩的同事說笑,現在要學琴棋書畫,談吐要溫文有禮,或許孩子學不到十成,也不會相差太遠!為人母親或師長的身教重於言教,孝順的孩子都不會太差,他們都肯受教,期望女兒將來都像自已一樣!你又希望子女擁有一些自己的甚麼特質呢?如未想到,亦可考慮培養閱讀習慣吧!很高興在家長日的面談中,得知有位家長很愛閱讀,鼓勵她可和女兒分享閱讀。

無論你是不是別人的阿媽,你總會有一個阿媽,如果這樣,這本書都值得你一看。看後再想想媽媽對你有甚麼的影響?

 

SKMBT_C45215021311200

20150219_195619

這是今天年初一和小女兒一起做給媽媽的!

車票(電影和書:不同的感受)

因為看了電影:車票,內容吸引,很久沒有對電影的著迷又回來了!當知道是改編李家同的著作:車票,立刻上網查看,屏山天水圍圖書館有兩本未有借出,希望放工後借來閱讀吧!感受母愛的偉大和無奈! 分類號 857 4037 兒童圖書館

一個男孩出生不久後就被遺棄在火車站,有人發現後,將他送往新竹天主教德蘭中心,由修女們撫養他長大。修女們對於無家可歸的他特別關照,給予他完善的教育,使他成為一位優秀有為的青年。某次在服役期間,男孩回德蘭中心拜訪,修女交給他當年夾在襁褓中的兩張公車及火車票票根,做為探尋身世的線索。對母親滿懷怨懟的他,對於母親當年拋棄他的原因一直難以釋懷。修女卻仍鼓勵男孩去找母親,認為男孩已有光明的前途,沒有理由讓自己身世之謎永遠成為心頭的陰影。男孩終於去了。在屏東的一個小山城裡,他一一的找出關於自己的過去,解開一道道繫在心上的謎,也對自己的親生母親全然改觀……。

電影海報

一張車票,連系了三位父母對子女生命的抉擇,為愛而犧牲的偉大。

  改編自台灣著名作家李家同同名短篇故事的《車票》,是導演張之亮繼《籠民》、《流星語》后,再一次呼喚觀眾對生命的價值,父母對子女的愛。

  曾雨桐 (左小青飾) 自少便被母親遺棄於修道院,被修女曾嬤嬤 養育成人。多年后,對母親極之憎恨的雨桐,意外地收到嬤嬤交給的一張過期車票,在好友志軒 的鼓勵下,毅然踏上尋根之路,解開當日母親拋棄自己的真相。怎料,她找到的答案竟令自己留下一生一世永不磨滅的烙印……

自助保健76招

防患未然,保健一定比吃藥好。作者是著名中醫專家,書中內容涵蓋面廣,包括如何預防掉頭髮、如何避免失眠、如何養肝、消除痛症、防治感冒及女性保健如。

簡單的手部動作就可以治療便秘、乾梳頭可使秀髮烏黑,五綠汁可以排毒養顏,十個桂圓、一個雞蛋便能輕鬆解除經痛困擾……

書中提出的76招,未必招招都適合我們,特別是要每天都做的動作,要有足夠的恆心才可以,但一些食療不妨一試,例如多吃豆、飲綠茶…..

傳統圍村菜

有些人以為圍村菜就是盆菜,作者吳火禮—正宗圍村人在數十年裏吃過不少傳統、簡化或是新舊融合的圍村菜式,她就肯定說圍村菜不等於盆菜。書中菜式是她的祖母、媽媽和自己都曾煮過的,從上一代煮給下一代品嚐,雖然沒有用上特別食物材料,或特別的烹調技巧,但這些菜式都是滿載對家人的無限愛心及關懷。

當我們參觀一些文物徑,可能會有店舖售賣茶果或清明仔,書中都有提供食譜,而且是中英對照,除了可給傭人姐姐看外,自己和子女看也可學習英文。傳統盆菜的燜豬肉如果煮得好味,可以把盆菜整體美味程度提升,天氣漸涼,加些當造的白蘿蔔會很好味。

閱讀此書時,不妨和子女參照一些食譜,一起煮自家味道的菜,一家人一起吃飯及談天,可以增加親子溝通機會。

家庭教育

因工作需要及個人喜好,有空總會到書店或公共圖書館,不難發現親子教育書籍都有一定數量的支持者。早前受歡迎的有哈佛女孩、蒙特梭利,近期的可能是港孩、直昇機父母、虎媽等,閱讀相關書籍的家長們都希望從中學習,能用有效方法培育子女,有些可能會使用過多或不當方法,漸漸變成苦媽!

最近看了一本另類的親子教育書籍,書名是:放手自然教出好孩子,作者是自然學校的校長,他認同人本教育,身體力行,實踐一套自然教育法,教育不應只是一條路,閱後此書就像吃了一頓素餐,令人有清新的感覺,反思現在教養孩子的方法,目的應該是甚麼?希望推介你閱讀此書,閱後有另一種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