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會擁抱⽣命系列2.0」正向⼈⽣導航計劃

子女正就讀本校的家長可透過eclass電子通告報名,鼓勵在職家長或爸爸積極參與星期六的講座。歡迎帶同家長朋友出席。

以下QR CODE或連結是給畢業生家長或成為家長的畢業生報名。

https://forms.gle/5VcUXhbhQMQruLho7

截至4月24日,以下同學的家長已簽電子通告回覆參加以上講座及出席人數,欣賞家長積極參與,學習與子女同行,陪伴共同成長。如有更改,可以請子女到圖書館通知曾老師或家長致電學校24703363聯絡曾老師。請家長當天帶備手機及講座前的5-10分鐘到達5樓活動室。

「AI世代的親職意義和成長研討會」

快閃參加活動:如是羅桂祥中學的家長,可以今天直接參加以下研討會,認識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及其對人類獨特性和人際關係的影響,香港家長教育學會榮譽顧問陳廷三博士提醒家長們在智能科技的新世代,需要保持開放和戒備的平衡態度,更重要的是尊重子女的獨特性,關注他們的全人發展,讓子女感受到父母的愛、理解和支持,維繫親子關係的親密感,這樣才能在未來科技的浪潮中走得更遠、更穩。

《#為何我們無法成為理想中的大人?──香港青年面貌報告書》分享會

有興趣的家長可自行報名:https://btgalleries.breakthrough.org.hk/products/20250302ypbook?fbclid=IwY2xjawIo-wxleHRuA2FlbQIxMAABHcglYL_1YsQUhMCAoPPnDiVRbrjPznF7MOni9Pl5JquuOhaDY-Yokb3LAw_aem_MqkFBfl4UkxfvT_-Cy0BkA

「我沒有要求子女一定要有好成績……」
「就算父母沒有說,我知道他們在意我的成績……」

「我明明信任子女,但他們好像常常負面解讀我的關心……」
「我很少與父母談論學校生活,覺得他們不太明白自己……」

就算家長、青年工作者有良好意願,但是不同的價值取態,互相不甚理解,往往讓大家與青年無法有效溝通,繼而發生衝突,甚至影響日後的相處。

跨代溝通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每一代人有著一代人的價值觀與處事方式,未必被其他世代的人所理解 ── 我們如是,青少年如是。然而,若不嘗試理解對方的處境,就很難好好相處,更遑論建立關係。

透過彙集與梳理近年不同的數據,我們嘗試勾勒這一代香港青年人的面貌,以及他們其所面對的挑戰。

誠意邀請各位家長、青年工作者,以至關心青年人的朋友參與,一起討論如何回應當下的青年需要。

《應對子女情緒壓力及自傷》工作坊舉辦日期意向調查

本校參加了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賽馬會擁抱生命系列2.0– 少年共 「惜」計劃》入校支援家長服務,計劃包括工作坊、電話輔導及家長互助小組,目的希望家長透過工作坊能提升處理子女情緒困擾技巧,及早識別子女的自傷危機。

請有意參加工作坊或家長小組的家長能在1月20日或之前填寫以下問卷,表達你能參加工作坊的日期及時間意願,校方收集數據後,將於2月出電子通告通知家長報名,謝謝!

https://forms.gle/oW1xhSakhuYKSKoA7